Search

別以為台股量能不足,跟你、我無關

台股量能長期不濟,許多人聽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別以為台股量能不足,跟你、我無關

台股量能長期不濟,許多人聽到這種消息,心理一定會想:「我又沒買股票,不干我的事。」,但股市量能不足,真的只跟有在市場上交易的投資人有關嗎?首先,我們從市場面來看,量能不足代表市場上投資人變少、投資金額不多,目前台灣上市櫃公司超過1200家,其中必定會有某些賺錢、體質不錯的公司,因不受媒體關注,而難以獲得投資人的青睞,導致股價偏低,無法正確反映其真實的價值;從今年520換新政府以來,加權指數一路向上狂奔,表現可以說是亞洲一哥,但大家手上的股票都有賺錢嗎?量能不足,資金都集中在法人手上,法人偏好大型權值股,而一般台灣散戶投資人不喜歡投資大型權值股,總認為「大支ㄟ,袂振袂動。」,結果這波指數從8000點左右漲到9400點附近,漲的幾乎都是權值股,沒買權值股的投資朋友幾乎都沒賺錢,甚至還賠錢,也就是量能不足導致上漲股票家數不多,與過去台股萬點百花齊放,大部份股票都在漲的盛況不可同日而語;量能不足,也代表委買、委賣的掛單數量不多,可能造成委買、委賣掛單價格差距過大,使得股票成交價格上下波動劇烈,難以買進或賣出,提高流動性風險。

另外,從實體經濟面來探討,當大家在討論基本面、技術面尋找飆股時,許多人早已忘記股票最原始的目的是「籌資」,創新事業尤其需要以股票的方式籌措資金,讓新創事業能夠毫無後顧之憂的專注在研發與創新上,但股市量能不足,投資人趨於保守,對於高風險較的新創事業接受度較低,造成新創事業籌資困難,將影響台灣新創事業的發展,少了新創事業,產業難以汰舊換新,台灣產業就只能墨守過去的產業,成熟產業競爭者眾多、利潤低,經濟成長動能不足,難以重現當年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。

今年10月聯發科轉投資的匯頂科技在大陸上市,一上市就連飆19根漲停板,從23元一路漲到最高178元,以匯頂去年EPS為1.51元計算,本益比最高達117倍,而台股本益比長期被低估,目前整體本益比約在12-25之間,假設排除匯率相關問題,相同獲利的公司,在台灣上市最高價格大約只有37.75元(1.51X25,市價等於EPS乘本益比),相差4.72倍,試問若你是準備上市公司的老闆,你會選擇在台灣還是在大陸上市?

籌資難度提高,會造成公司投資意願較低,公司用錢趨於保守,應徵、給薪也較為嚴謹,一般大眾賺錢、找工作的難度提高,使得消費意願低落,加上市場飽和、競爭激烈,公司更難以賺到錢,又回頭縮減投資,形成一個惡性的經濟循環,所以別再說股市量能不足跟你、我無關,股市是經濟的櫥窗,唱衰台股,你也不會變更好,何不大家一起積極面對,正面思考,有錢一起賺,豈不是更好!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市場上90%的投資人都在找一個指標,希望能快速賺錢,結果都是不斷賠錢,?
View all posts